当前位置: 院部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团活动 > 正文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第42集 吴作人的油画作品——《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1-06-10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节目“以画为体,以史为魂”,带领观众从美术经典中领略信仰之美,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初心使命,将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融于一体的重大主题表达空间创新拓展推向新的高峰。我们会陆续转载这一特别节目,供师生学习。

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吴作人的油画作品——《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

【赏析】:三门峡大坝仅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宣告竣工,它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漫长苦难历史。作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世界多泥沙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贡献了一份中国方案。

《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画面纵向由上到下,可分为天空、山峦、河水三部分。横向可分为左岸的峭壁、中间的河中沙洲以及右岸的河滩三部分,构图非常均衡,使作品观感沉稳大气。画面左侧深褐色的峭壁呈现出一种森森的压迫之感,画家在岩石上做出刮擦的肌理,更加剧了险峻逼人的气势。左岸的山脚下,有几顶简易的帐篷房屋,是勘测人员的工作场所。而帐篷前支起的木架,是临时架设电路的电线杆。画面的中心是河心三岛,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的“剑劈三门”,在黄河激流中就形成了“人门”“神门”和“鬼门”。右岸的河滩之上,聚集了众多工作人员,他们正在执行一项地质勘探的爆破任务,而在不远处的山石后的炸药已经引爆,山体炸裂,飞石四溅,就像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的冲锋号角。

画家吴作人巧妙地以画刀推捻颜料,形成了暗流涌动的回漩态势,表现出水流的速度感,也突出了河道的险势。画作中激流翻滚的白浪是用调色刀勾画的,它加强了水面反光的效果,使流水更加生动有致。吴作人对民族油画的理解正体现在水墨笔意和刀笔相糅的浑然相融的手法之上。

【画作细节欣赏】:

万里黄河第一坝】:

一九五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毛主席在郑州邙山头远眺黄河

千百年来,黄河下游屡屡决口改道,泛滥成灾。人们一直寻求治理黄河水患的方法。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即把治理黄河列入治国理政的重要议程。1952年的深秋,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京巡视就选择了黄河,并且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成千上万的工程物资从全国各地运抵此处,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在这里安营扎寨。不论严寒酷暑,工人们都抱着“比、学、赶、帮、超”的信念,卯足了干劲儿奋战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1958年12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实现蓄水。三门峡大坝仅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宣告竣工,它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漫长苦难历史。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