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节目“以画为体,以史为魂”,带领观众从美术经典中领略信仰之美,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初心使命,将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融于一体的重大主题表达空间创新拓展推向新的高峰。我们会陆续转载这一特别节目,供师生学习。
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由广东画院特邀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国画家共同参与,集体创作的国画作品《南国的风——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经济特区》。
【赏析】: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与深圳同时成立经济特区的还有珠海、汕头和厦门。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2020年,为纪念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广东画院特邀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国画家共同参与,集体创作了《南国的风——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经济特区》。
这幅巨幅作品,在构图整体组织方面,是以点、线、面通构整体——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重大代表性建设成就的港珠澳大桥为线贯穿于全幅,以汕头、深圳、珠海、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作为面。四个沿海特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从左到右,依次分布其中:绿洲之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是地理科学的地标,这是汕头八景之一;耸入云端的高新企业大厦,比如华大基因、腾讯、华为,是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力证;深圳的城市雕塑《开荒牛》是深圳特区建设历程的象征,背后体现的是勇于拼搏、奋斗不息的苦干精神;画面右侧的珠海市,耸立海上的《珠海渔女》优美地托举着珍珠,这是珠海市的象征;浮于云端的珠海大剧院像一大一小两只贝壳露出海面,完美地展现出珠海的海滨城市文化和现代建筑特色;画作中的厦门特区,集美的南薰楼和厦门双子塔分别代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代城市建筑代表,它们是不同时代厦门经济发展的体现。
在艺术表现方面,作品以“笔为骨,墨为肉,色为饰”,构建兼具传统精神意蕴与现代审美的艺术效果。而串联全幅画作的港珠澳大桥蜿蜒盘旋,好似游龙。它将粤港澳紧紧连在一起,为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画作细节欣赏】:
【经济特区】: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