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院部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团活动 > 正文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第75集 陈承齐创作的油画作品——《进京赶考》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1-10-02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节目“以画为体,以史为魂”,带领观众从美术经典中领略信仰之美,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初心使命,将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融于一体的重大主题表达空间创新拓展推向新的高峰。我们会陆续转载这一特别节目,供师生学习。

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第75集 陈承齐创作的油画作品——《进京赶考》。

赏析】: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1947年3月,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开始在运动中指挥全国作战。中央工委转移华北,将驻地选在了西柏坡。1948年5月26日,毛泽东抵达西柏坡,党中央机关胜利完成了战略性的伟大转移。从此,西柏坡便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2010年,画家陈承齐根据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临行前当地群众前来送行的历史场景,创作了油画《进京赶考》。

画面当中以折线形的构图,自左上角向右侧犹如洪流曲折浩荡,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毛主席位于画面的中心,一束光线从左侧倾斜而下,制造出一种舞台效果,两边的群众形成两条斜线向中央聚拢,群众多以背影和侧身站立,与中心人物形成反差和衬托的关系。周恩来位于画面的左部,他与老乡之间真切的身体语言的互动,形成了一种情感的联结。刘少奇同志正在耐心地倾听群众的诉说,他的面部和肩膀的光线把他与其他群众区分开来。朱德和任弼时位于同一个区域,朱德抱起小孩儿,慈祥地微笑,孩子背部的黄色衣服提亮了画面,任弼时同志的服饰也成为一个有辨识度的体貌特征。

此外,画家还注重对环境的描绘,在山石与人群中间是北方典型的经历了冬天,正在等待春风唤醒的草甸。画家以揉擦的画法把还在枯寂中的草木状态表现了出来,也将一种冬尽春来的希望融入这一片暖色中。

【画作细节欣赏】:

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1948年党中央、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太行山东麓。西柏坡始建于唐代,原名柏卜,民国时始称西柏坡。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58年,因修建水库、革命遗址搬迁。1970年开始,西柏坡旧址进行复原建设,复原总面积为16,440平方米。1977年,新建西柏坡纪念馆,建筑面积为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开放。

1948年5月1日,党中央开始在西柏坡办公,中央前委、工委、后委即行撤销。因准备赴苏联谈判,在阜平逗留了一段时间,5月26日到达西柏坡。至此,五大书记在历时一年多的分别之后于西柏坡胜利会面了。它标志着党中央机关胜利完成了战略性的伟大转移。从此,西柏坡便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9月8日至13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为迎接战略大决战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的准备。9月12日至翌年1月31日,党中央指挥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华东与中原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和平、津两市;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和华北。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柏坡胜利召开。主席主持了会议并作了题为《一中全会以来的形势和任务》的重要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取得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规定了党在全国解放以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英明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对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解放,以及保证中国革命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必要而充分的准备。3月23日,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出发,挺进北平。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住了10个月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