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节目“以画为体,以史为魂”,带领观众从美术经典中领略信仰之美,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初心使命,将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融于一体的重大主题表达空间创新拓展推向新的高峰。我们会陆续转载这一特别节目,供师生学习。
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第84集 冯杰创作的油画作品——《征服珠峰》。
【赏析】: 北京时间1960年5月25日清晨四点二十分,屈银华、王富洲、贡布三名队员成功登顶,完成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的壮举。2009年,画家冯杰以中国登山队员勇于攀登、不惧艰险的攀登精神作为主题,创作了油画作品《征服珠峰》。
画家以三角形构图塑造登山队员的身形,稳定而有力。画家刻意将远处群峰云海所构成的天际线推高,天空被压缩到不足画面三分之一的空间内,给人一种触手可及的观感,体现出珠穆朗玛峰无可比拟的海拔高度。山脊上,红色衣着的三名队员和飘扬的国旗,在靛蓝的背景中构成了一道火红的“S”形曲线,蜿蜒而上,直抵天际。五星红旗在画面最高处招展飘扬。画家模拟出木刻的刀痕,表达的是百折不挠的刚强,这一特殊的纹理为火红的旗帜增添了一份傲视风雪的豪壮。登山者,就像石雕一样,表现出中国登山人勇于攀登、勇于挑战的顽强意志和坚定的信心。
【画作细节欣赏】:
【不惧艰险 勇攀高峰】: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上,它海拔8848.86米,常年积雪、空气稀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浩浩荡荡开赴大本营,进驻大本营后,主力登山队员立刻开始为适应高山恶劣自然条件做起了准备工作,等待着出发的那一天......
自从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从珠穆朗玛峰南坡登顶后,征服珠穆朗玛峰在被誉为地球之巅的第三极上眺望成了无数登山家和科学工作者的夙愿。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正式组成,全队共有队员214人。1960年3月25日中午,所有的登山队员在大本营前集合,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后,队长史占春发令:现在中国登山队开始向世界第一高峰出发。
根据计划,第一次适应性行军的任务是将食品、帐篷,分别运到一、二、三号营地。从海拔5120米到海拔5400米,仅仅升高了280米但漫长的路程却使队员们,艰难地跋涉了6个多小时。下午6点左右,登山队终于到达了第一号高山营地。
两天之后,登山队到达了海拔6400米的营地。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第一次适应性行军。高山上强烈的紫外线把队员们的脸上都染上了一层玫瑰色。然而,在接下来的行军路上,登山队将会遇到攀登珠峰的第一个难关——北坳。
北坳,是横亘在珠穆朗玛峰和它的姐妹峰北峰之间的一道高达四百米的冰雪墙,冰雪厚度一百多米,这里经常发生冰崩、雪崩,成百吨的冰雪猛然坠落下来,成为历来登山者们的致命的危险。
1960年4月11日傍晚,登山队员们成功地登上了海拔7000米的北坳顶端,并且在这个地方建立了第四号营地。第二次行军的成功意味着珠峰的大门已经敲开了。
第三次行军的任务是侦察突击顶峰的路线并建立突击营地。如果条件成熟可相机而动直接登顶,而这一次,队员们将会穿越北坡登顶珠峰的第二道难关——大风口。大风口在海拔7400米到7500米之间,这里因为风的“狭管效应”,最大风速经常可以达到12级。在这个地方很容易发生大范围的冻伤。
一批在体力和技术上极有优势的主力队员因为冻伤不得不暂时退出战斗。经过商议,登山队员们决定在先遣队和运输队这些二线队员中进行选拔。
提议得到时任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贺龙的准确回复后,韩复东就开始着手挑选队员。至此,一个由登山队副队长许竞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等13名优秀运动员组成的突击小组全部集合完毕。
攀登珠峰的最佳时间就在四月和五月。现在已经是五月中旬时间已所剩无多,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根据资料判断,5月17日到25日都将是好天气,这将成为最后一次冲顶机会。韩复东当机立断,决定就在5月17日这天出发,并于当天早晨召开突击珠峰的誓师大会。
三天之后,全体队员经过艰难跋涉,全部抵达海拔7600米的营地。然而,在刚刚抵达营地不久,由于疏忽导致报话机滑坠。
这意味着突击小组与大本营彻底失去了联系,如果他们遇到意外,将无法发出求救信号。此时,队员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就在大家都犹豫不决的时候,王富洲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激动地说:“登上珠峰顶峰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应该半途而废,更不应该胆怯。”听到这番话,所有队员一致决定,继续往上冲。
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突击小组到达海拔8500米的突击营地。这是最后一个补给站,当大家好不容易抵达营地后,眼前的景象让大家傻了眼。此前突如其来的坏天气,几乎毁掉了整个营地,更要命的是,原本储备在这里的十瓶氧气,有两罐已经空了。
这也意味着在剩下,许竞、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五个人之中,必须有一个人要放弃登顶。
在这个时候,屈银华果断地说道,“我留在这里接应你们,本来我的任务就是负责拍摄登山画面,我登不登顶不重要,但是你们一定要登上顶峰,凯旋归来。”
第二天上午九点,阳光灿烂。这是突击顶峰最后的机会,就在此时,为全队前进开辟道路的许竞,因体力不支摔倒了。
经过商议,由屈银华代替许竞冲顶。王富洲临危受命担任突击组组长。一个星期以来的艰苦行军,已经消耗了他们大量的体力。这个时候,登顶珠峰的最后一道难关横在了他们的面前——“第二台阶”
他们尝试着在岩壁上打进一个冰锥,但是脚穿八斤重的高山靴,带着冰爪怎么也上不去。此时刘连满提出,自己作人梯用肩膀把屈银华拖上去 。脚下踩的是队友的血肉之躯,肩上扛的是国家交给的使命。一个多小时后,屈银华终于攀上了峭壁。最艰难的一道关口算是通过了,虽成功地越过了“第二台阶”,可刘连满体力不支倒下了......
挥泪告别队友,刘连满留下了半瓶氧气供队友们下山时使用。他给队友们写了一封简短的书信,他依稀记得书信是这么写的:“富洲同志这次我没有完成任务,任务由你们三个来完成。氧气瓶里还有点氧气,回来你们用吧,可能会对你们下山有帮助”
然而就在刘连满认定自己必死无疑时,依稀看到在通向顶峰的雪坡上留下的脚印,他认为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个人有可能已经登上了顶峰。这个时候他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力气,一下子站了起来,准备好了在这里迎接自己登顶归来的战友。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王富洲、屈银华、贡布终于踏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人类从北坡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壮举。五天后,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和刘连满四人终于胜利归来,举国沸腾。
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鼓舞了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的全中国人民,同时捍卫了国家和民族尊严。此外这也是全人类探索自然的成功典范!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