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督导研究 > 正文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与督导研究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全面部署现代职业教育,给高职教育指明了方向。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高职教育拉开了“双高计划”建设的帷幕。 《决定》强调教育督导部门要完善督导评估办法,落实督导报告公布制度,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给教育督导评估提出了新要求,使教学评价与诊断凸显重要地位。有学者指出“教学都应该是有效果可言的,根本无效的教学,绝不可滥称为教学”,即“有效教学”具有效率高、效益好、效果多的含义,为此,“双高计划”助力推进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

一、高效课堂教学评价遵循三大理论

(一)遵循有效教学理论

20世纪上半叶,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开展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明确提出有效性教学“不仅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还应该有科学的基础”,该理论阐明“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这一核心问题,有效的教学应着重表现出“提高效率和效益,注重积极主动参与”的特征。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更应遵循有效教学理论而敦实致远,高效教学评价则以“结合课标要求与学情实际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构建情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教学语言简洁、流畅与精准,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注意力”为评价要素。

(二)遵循最优化教学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先生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的劳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巴班斯基理论把教学活动分成社会、心理、控制三个因素,因此教学评价时要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因素,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目的、意志力、专注度等因素,教师如何按照教学内容选择教法,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等因素的最优化程度作为评价依据,这里的“最优化”也就是指要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际全面统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全过程,以评促教,使教学效果达到最理想的境界,“最优”便具有“高效”的意义。

(三)遵循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理论,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突出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从个体户式学习到社会化的学习、从脱离情景的学习到情景化学习的三个重心转移。该理论倡导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因此,教学评价时要注重建构过程是否突出了高效,一是在建构形式上是否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二是在建构目标上是否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引导,三是在建构内容上成员之间是否针对引导性命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深刻的交流等等,从而使得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更加高效。

二、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与优劣势分析

按评价目的可将课堂教学评价分为奖惩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按评价资料的收集手段可分为现场观察评价、视听监控评价、录像资料评价和量表测试评价等,不同类型的评价各具优势。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矫正系统和监控系统,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学评价的实施,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从当下所开展教学评价的现状来说,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方式比较单调,导致评价的主客体关系比较紧张,主要在评价理念的科学性、指标的清晰度、内容的全面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实施高效教学评价,可将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划分为讲授为主型、讲练为主型和实践为主型。

三、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现实功能

“双高计划”引领下,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与诊断更能发挥重要功能,概括为以下四方面功能导向。

(一)导向功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是在评价体系的指导下,促进教师思想转变,树立教育创新意识,实现不断优化教学行为的督导过程。评价体系意指课堂教学中教和学各因素侧重点的选择,评价的这一导向功能直接引导教师更加注重展示评价侧重点及其各因素,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发展功能:更好地促进教师职业成长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为教师提供科学认识自己教学状况的窗口,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是教师立足的基点,就课程改革实施的适应性问题,尤其是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不仅保障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为教师建立了专业发展平台,成为促进教师职业成长的重要手段。

(三)激励功能:

更好地增进教师们交流学习交流与学习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展教师相互听课议课,增进了解教学实践中各自的亮点、优点、特点和弱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明确各自发展的基点和方向,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

(四)决策功能:更好地促进“双高计划”建设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双高计划”必定给教师工作评价提出更高要求,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鉴定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质量与水准,教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力量,也是能否顺利建成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分水岭,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为“双高计划”建设科学化提供决策依据。

四、高效课堂教学督导的任务定位

(一)“督”发挥作用,“导”施其职能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课堂教学的督导工作亦或如此,回眸初期老师们对督导工作抱有成见,认为督导就是来找茬的,甚至认为督导侵犯了教师的人权等等,这些观点都没有从本质上认识“督”与“导”作用与职能。 “督导”一词作为名词是指某一个人,作为动词是指某一项工作。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双高计划”任务的下达,必须认识到以“督”促“导”才能发挥“督”的效能,以“导”促“教”才能发挥“导”的职能,必须认识到新时期教学观赋予督导工作新的内涵与职责,“督”与“导”不可分割。众所周知的新老教师“师徒结对”是常采用的督导方式之一,岗前岗后的督导交流、示范、检查与督促,帮助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以生为本、教育方法、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等各方面快速成长,体现了将教育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督”与“导”有机结合。

(二)日常检查是基础,教学诊断是目的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在“十五”期间步入成熟发展阶段,教学督导工作也随之引入高职教育管理领域,对日常的基层教研活动、阶段性教学巡视等进行规范管理,从而成为高职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普遍采用的基本管理制度和有效途径。就教学听课而言,开展的形式多样,有教师相互听课、师徒结对听课、教研室主任听课、教学督导听课、校内各级领导听课和校外专家听课等,以按计划听课与随机抽查听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促进督导工作常态化,表现为对一线教学信息的收纳与反馈、规范与指导、诊断与评价、整合与共享的全过程。督导工作既是常规任务,更是监督指导,其目的是客观及时地汇总信息与发现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将日常检查和教学诊断结合,做好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三)专项调查是手段,专业研究是目的

多年来,教学督导工作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其工作成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首先,督导要对专业建设进行调研,包括论证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是否合理,以及对教学计划与实施的评估。其次,督导要提出修改能否顺利建成。第三,督导要对实施过程中的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并及时向学校领导和教学决策部门提供优化方案,常常采用专项调查的方式进行,即对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 “双高计划”下专业建设的各种项目接踵而至,如课程思政示范课、互联网+课堂革命、在线开放课程、精品教材建设、示范实训基地、示范专业群、现代学徒制、创业智慧园、产教融合项目等等,这些新形态的项目都需要督导进行专项调查,以期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与研究。同时,专项调研的督导行为为高职教育督导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五、高效课堂教学督导工作的导向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督导工作更具备了新的特色,深度挖掘其内涵意义,不难发现已形成了如下六个导向的全新发展方向。

(一)党委统揽主导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成立专家教授督导委员会,全面部署学校督导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督导议会,系部或分院党总支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邀请教学专家为一线教学会诊把脉,主导教研室定期分析教学动态形势,教学片区党支部组织教师对位谈心。在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下,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切实落实听课制度,保障办学的正确方向与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二)部门筹划指导

一是在职能部门的有序组织下,依托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划分学期,落实教学计划与师资力量,依托督导管理系统,提供可预约听课的班课表、教室课表、教师课表、日课表等。二是科学制订线上线下教学流程规范、课堂听评指南、课程实施记录表等。三是聘请校外专家、校内专家与二级学院督导,定期开展联合听课、评课与诊改评议会。四是搭建教学联络工作机制,开展线上线下查课、看课、听课相结合的反馈机制,及时做好疏引工作,精准掌握学情教情,保障教学任务的落实与教学秩序的规范。

(三)专家一线引导

专家科学的引导有助于促进教学督导地位由权威走向民主。如何建立督导与教师的民主关系呢?

首先,要搭建教学评价与督导、教学改革与咨询、实践教学等专家组,组建院系两级督导沟通渠道。其次,定期开展课堂观察、教师访谈、教学学术活动等,并提供教学咨询指导、推荐教学示范案例等。再次,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中心思想,将指令性的督导要求转化为商讨式协调,使督导工作以人为本更加民主有效,使得教师们内心认同而乐于接受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方法手段、教育技术革新、教学资源环境、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感化与转变。

(四)典型示范向导

典型示范具有多项性与向导性,先行榜样的示范有助于教学督导评价由定向走向多向。比如组织勤务园丁、课程标兵、技术能手等评选,将典型人物与案例以公文的形式公布,选树典型事迹上墙,并推出公众号、微信群与线上线下观摩课,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督导检查不仅仅是听课、巡课和评课,更是要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深化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督促和检查。

(五)教学相长互导

教学互助相长有助于教学督导工作由单一性走向全面性。基于学校管理层面、专业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这四大主体层面的工作职责,“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督导工作既要督教又要督学,还要参与督管,尤其对专业建设的督导更为重要,要求督导不仅要对学校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对专业培养目标提供参考、对教师能力提升给予帮助,还要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策略。教学输入供给侧与教学输出绩效侧的问题并非单一,而是一个有着前后内外关联的动态整体,督导工作的全面性是从学生到教师,从课堂到管理,从线上到线下的全覆盖工程,教学相长,疏而不漏,育人无痕。

教学评价与督导从微观来说,是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师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从宏观来说是对现实高职教育办学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或预期价值作出评估的过程。因此,从过程到结论必须客观公正,内容必须全面系统,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准确地判断客体的实际效果,把握主次,区分轻重,突出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提供着眼于学生学业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教学效能的有效发展和专业成长、着眼于高职教育的社会职能提升的深度视角,对被评价者而言能够获得评价和督导所揭示的努力方向,以评促教、促管、促学,共同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建设。

上一条:沈澄:“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与督导研究
下一条:何思桥:双高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