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经济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业设置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20-03-26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人力资源管理6902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公共管理 与 服 务(69)

 

 

公共 管理类

(6902)

 

 

人力资源服务

(726)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

(2-06-08-01)

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人员

(2-06-08-02)

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

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 员工关系管理人事业务代理

职业介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秘书(国家职业资格)资格证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培训与开发、人事代理业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1.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1.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1.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1.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1.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2.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管理、人际沟通等相关知识;

2.3.掌握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常识、劳动经济基础、市场营销、会计基础、财政金融、法学基础等基础理论知识、创新创业相关知识;

2.4.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执行与评价的知识;

2.5.掌握人员招聘与配置的程序与方法;

2.6.掌握绩效管理设计知识、绩效管理操作程序与方法;

2.7.掌握薪酬福利设计知识、薪酬福利管理程序与方法;

2.8.掌握员工培训与开发方案设计知识,培训管理的程序与方法;

2.9.掌握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人事法律法规、政策的相关知识;

2.10.掌握人事代理、职业介绍等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相关知识。

3.能力

3.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3.具有一定的哲学思维、伦理思维、计算思维、数据思维、交互思维、互联网思维能力;

3.4.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排版、方案演示、数据分析等;

3.5.具备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抗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

3.6.具备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的具体业务操作能力,能够设计相关方案并执行;

3.7.具备进行社会保险、公积金的申报、征缴、转移、档案管理等能力;

3.8.具备在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从事人事代理、劳务派遣、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业务的各项能力;

3.9.能够针对组织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撰写分析报告;

3.10.能够根据组织业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活动策划,并能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撰写总结报告;

3.11.能够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中搜寻客户、分析客户需求、处理客户人力资源服务方案中的具体操作问题。

六、 课程设置及要求

课程体系的建立中,应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原则,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注重专业口径的拓宽,淡化学科界限,改革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扩大专业的服务对象和范围,重视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信息化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模块,形成专业特色。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做到既不能只注重知识与经验的传授,也不能只注重职业性与技术性教育的职业教育,而应该在注重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忽视对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高职英语

对于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学生,经过不少于120课时的英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1、 词汇:语法阅读:翻译;听力口语写作。

2、 词汇:掌握2500个单词及常用词组,对其中1700个左右的常用词,要求会正确拼写,英汉互译,掌握基本用法。

3、 语法:进一步掌握运用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

阅读: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量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词。

翻译:能够较全面的掌握英译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借助词典将与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翻译成汉语,句子通顺,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120词左右。

听力: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口语: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能用英语进行语言材料较熟悉的会话。

写作:能写出简单的应用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基本正确,语法错误较少,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清楚。

4、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徳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決问题;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学生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去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遵循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进程,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的历史进程及其核心思想,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4

形势与政策

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培养他们积极关注社会,热爱国家的意识。使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进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自身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

根据各学期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内容选择及讲解。

 

要求选取每学期国内外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进行教学,以使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政治素养。

5

大学体育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一共分为五个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观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社会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能够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武术、跆拳道、健美操、体育舞蹈、乒乓球,网球。

教师要努力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精心备课为学生所用。教学中贯彻体育教学基本原则,坚持“精讲多练”原则,讲解清晰,示范准确,严格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讲究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

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学生要在教师“主导”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作用,深刻领会教师施教意图,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达到师生互助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教师不断加强德育和专业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体育教学水平。

 

6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知识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与政策,把握职业选择的原则与方向;掌握当前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及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掌握生涯决策技能、信息收集与运用技能、求职技能等;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求职择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系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备识别创业机会、防范创业风险的能力。

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善于思考、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认清就业形势;就业准备与信息收集;就业心理及其调适;求职技巧与求职礼仪;求职安全;就业政策与法规;大学生创新创业概述;大学生创业者素质提升;创业机会与市场商业模式;新企业创办与管理;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

 

引导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熟悉相关就业政策,准确进行自我定位。掌握就行信息收集的方法与途径,提升学生收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影响就业的心理因素,及时调整不良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引导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求职礼仪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求职安全意识,通过合理方法与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帮助大学生礼教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与环境,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开拓创新精神。了解有关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帮助学生端正创业动机,提升创业能力。认识创业计划书的作用,了解创业规划书的主要内容,能够独立制作创业计划书。认识创业机会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新企业的创办流程及其资源需求等相关知识;了解如何防范创业风险,增强对创业风险的理性认识与科学判断能力。了解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的时代意义;准确把握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目标

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从而建立职业生涯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以及成才观。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准确进行职业定位,为大学生顺利就业、适应社会提供必要指导。

分类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和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相关理论;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与政策,把握职业选择的原则与方向。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掌握生涯决策技能。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

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社会责任感,建立职业生涯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念;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

建立职业生涯意识;认识自我职业认知;职业生涯发展决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素养提升(情绪管理、时间管理、人际沟通、休闲理财);职业能力提升;大学期间如何进行职业准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树立职业生涯意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理论。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兴趣、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等与职业的关系,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帮助学生掌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与方法,能够独立撰写个人职业生规划书。教会学生对情绪管理、时间管理、休闲理财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不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养。

帮助大学生了解求职前准备,树立正确择业意识。

 

 

(二)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人力资源概论与规划

准确认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工作的内容;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常用的工具的使用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工作者模型;企业管理基础;企业组织架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工作的内容;会使用相关的工具。

2

工作分析

理解工作分析工作的意义与作用;掌握工作分析工作开展的过程;会编制岗位职责说明书;工作评价方法的使用

工作分析概述;工作分析流程工作分析方法;工作分析问题与对策;工作分析结果的形成

工作设计与再设计。

熟知工作分析过程;会编制岗位说明书;工作评价方法使用及流程。

3

薪酬管理

了解薪酬管理概念;掌握薪酬管理计算的相关联表格与计算公式;理解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管理中的积极意义。

薪酬管理概论;考勤核算;工资核算;薪酬结构的认识;薪酬制度解读;市场薪酬调查;员工福利管理;薪酬综合计算。

会算工资;能解读市调结果

4

 

劳动法与员工关系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涉及的常用法律;理解劳动合同法条文的含义;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频率高的法条及释义;会简单根据《劳动合同法》法条,分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的概述;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相关特别规定;法律责任

掌握劳动合同法中使用频率高的法条;掌握案例分析的套路。

5

企业管理信息流解决方案

了解企业管理信息流的含义及重要性;理解企业管理过程中信息流产生及梳理过程;建立一个统筹企业运营的大的框架思维,并能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管理过程的信息流转预测到企业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

企业管理;企业沙盘模型及演练;企业管理信息流;企业管理信息化体系打造。

沙盘模拟产生盈余;能自行完成本企业管理过程中信息流梳理。

 

6

智能人事管理软件的应用与维护

 

本课程通过学习PC端和移动端智能人事管理系统应用与维护,使学生掌握日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使用功能。

涉及有钉钉人事管理平台应用与维护、智能招聘软件应用、智能绩效管理软件应用、智能考勤数据管理、员工档案无纸化管理、移动办公流程、智能实时工作汇报、日常工作实时监控功能。

配套校企合作专用教材和教辅系统,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标准化,一致化。

 

7

员工招募与选择

本课程通过学习企业招募的渠道以及一般程序 ,掌握不同岗位的不同招募方式。

学习人才甄选的基本技术,学习招聘工作的评估方式以量化指标,学习招聘全流程的组织与训练。

能够为企业开发一个有效的招聘项目,学习招聘工作的评估方式以量化指标。学习招聘全流程的组织与训练。

8

员工培训与开发

 

本课程通过学习员工的培训需求评估方式,掌握设计培训项目、掌握各种员工开发的方式。

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培训与开发的学习原理;培训与开发的需求评估;各种培训的方法;培训的有效评估。

通过学习,能够设计培训项目、编制赛程的培训计划、选择恰当的培训评估方式以及考核方式、制定新员工上网引导计划、组织培训,并能够承担培训师的工作。

9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对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及应用心理学进行学习与了解,勾勒了一个人力资源专家应该达到的有远见的、先进的模型。

 

本课程运用跨学科的方法,把心理学理论与组织中处理人力资源的实践问题融合到一起,注实用技能基础知识,力求将基本理论知识体现在实用技术上,力求将基本理论的知识点体现在案例和实训中,结合对组织、工作、应用心理学、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观、效标、绩效管理、测量和解释个体差异、雇佣决策中的公平性问题、工作分析、制定战略计划、招募与筛选、培训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等进行分析。

掌握科学的规律,激励学生的行为、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利用企业中常见的各种分析表,报告表等,充分展现心理学的实用性,增加组织的效能。

10

办公室实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一名办公室人员基本要求;使学生迅速适应办公室工作环境。

本课程学习办公室事务管理、常用文书撰写、会议及商务活动的筹办、员工及企业信息及档案管理

掌握办公室实务操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办公室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使用、运用能力。

11

员工绩效考评与管理

本课程通过学习绩效管理的常用工具,对绩效考评的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绩效管理的工具;绩效计划;绩效的监控;绩效的评价;绩效的反馈;绩效薪酬

让学生掌握员工绩效管理系统的基本流程、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绩效考证的内容、标准与指标体系、掌握员工绩效考核的过程、步骤与组织操作要点。

12

职业素养

本课程通过三年不间断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从阅读思考、书面表达到口头表达、自我管理等全方位打造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通过互动学习、拓展学习、体验式学习,不仅懂理论,更能够在实践中学会成长与思考。

 

团队塑造,职业形象,职业行为规范,社交能力,诚信能力,表达能力,心态管理,品行管理、目标管理,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自信能力的塑造等

第一年:适应新生活,树立专业目标,培养专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第二年,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情感与恋爱、自我管理能力。第三年,做好职业规划,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加强人际交往、培养就业择业能力。

13

企业级实训

 

本实训采用全企业化操作,组成若干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按实际企业发生的事项,进行人力资源日常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十大模块工作,员工入职管理、员工入职培训管理、员工招聘管理、员工社保管理、员工工资及福利管理、调岗调薪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合同管理、离职管理和信息化平台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训。

 

实训成绩主要根据本次实训的具体内容进行考核。学生成绩的评定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依据学生实训时的综合表现、工作完成情况和实训报告书写情况来确定。实训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定。按实训成绩将学生培养成三种层次:第一层次:打造一年半左右主管级工作经验;第二层次:打造一年左右工作经验;第三层次:打造为优秀应届毕业生。

同时按实训成绩的评定结果先后顺序安排就业或实习。

 

七、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计划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考试学期

考查学期

学分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与周学时

 

合计

理论

实践

理实一体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公共基础课程

1

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

4

72

56

16

 

 

 

2

2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2

3

54

40

14

 

2

2

 

 

 

 

 

3

形势与政策

 

1234

1

32

28

4

 

讲座

讲座

讲座

讲座

 

 

 

4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1

2

40

30

10

 

 

 

 

2

 

 

 

5

心理健康教育

 

2

0.5

8

8

 

 

 

讲座

 

 

 

 

 

6

大学体育

 

1234

6

108

6

102

 

2

2

2

2

 

 

 

7

大学英语

24

13

9.5

172

172

 

 

4

4

2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2

40

40

 

 

 

2

 

 

 

 

 

9

入学教育与军训

1

 

1

16

 

 

16

集中进行

 

 

 

 

 

 

10

职业素养

 

 

8

160

 

 

160

2

2

2

2

 

 

 

 

小计 (11)门

 

 

37

702

380

146

176

10

12

8

8

 

 

 

专业基础课程

1

办公室实务1

 

 

2

40

 

 

40

2

 

 

 

 

 

 

2

管理学基础

 

 

2

40

20

20

 

2

 

 

 

 

 

 

3

计算机基础

 

 

4

40

 

 

40

2

 

 

 

 

 

 

4

普通话

 

 

4

80

 

 

80

2

2

 

 

 

 

 

5

职场礼仪理论与实务

 

 

2

40

 

 

40

2

 

 

 

 

 

 

6

办公软件操作实务

 

 

4

40

 

 

40

 

2

2

 

 

 

 

7

人力资源设计课程

 

 

5

40

 

 

40

 

 

2

 

 

 

 

8

中国文学鉴赏

 

 

2

40

 

 

40

2

 

 

 

 

 

 

9

商务写作

 

 

5

80

 

 

80

 

4

 

 

 

 

 

10

心理学在人力管理中的应用

 

 

5

40

20

20

 

 

2

2

2

 

 

 

11

书法基础与训练

 

 

4

80

 

 

80

 

 

2

 

 

 

 

12

招聘实践课

 

 

1

40

 

 

40

 

 

 

2

 

 

 

13

公共关系与实务

 

 

2

40

 

 

40

 

 

 

2

 

 

 

14

人力资源高级办公

 

 

2

40

 

 

40

 

 

 

2

 

 

 

15

我是培训师

 

 

2

40

 

 

40

 

 

 

2

 

 

 

 

智能人事平台管理与实践

 

 

2

40

 

 

40

2

 

 

 

 

 

 

16

企业管理信息流解决方案

 

 

2

40

 

 

40

 

 

8

10

 

 

 

 

小计 (16)门

 

 

50

800

40

40

720

14

10

 

 

 

 

 

专业核心课程

1

人力资源概论及规划

 

 

2

80

40

40

 

2

 

 

 

 

 

 

2

员工招募与选拔

 

 

5

80

40

40

 

 

4

4

 

 

 

 

3

员工培训与开发

 

 

5

80

40

40

 

 

 

 

2

 

 

 

4

劳动合同法

 

 

2

40

 

 

40

 

 

4

 

 

 

 

5

员工绩效管理

 

 

5

80

40

40

 

 

 

 

2

 

 

 

6

员工薪酬管理

 

 

2

40

20

20

40

 

 

 

 

 

 

 

7

工作分析

 

 

5

80

40

40

 

 

4

 

 

20W

 

 

8

企业实训

 

 

15

270

 

 

270

 

 

8

4

 

 

 

 

小计 (8)门

 

 

41

750

220

220

350

2

8

 

 

 

 

互联网课程

公共选修课

1

选修课1

 

 

2

60

 

 

60

 

 

 

 

 

 

互联网课程

2

选修课2

 

 

2

60

 

 

60

 

 

 

 

 

 

互联网课程

3

选修课3

 

 

2

60

 

 

60

 

 

 

 

 

 

 

 

小计 (3)门

 

 

6

180

0

0

180

 

 

 

 

 

 

互联网课程

专业选修课

1

选修课1

 

 

2

60

 

 

60

 

 

 

 

 

 

互联网课程

2

选修课2

 

 

2

60

 

 

60

 

 

 

 

 

 

互联网课程

3

选修课3

 

 

2

60

 

 

60

 

 

 

 

 

 

 

 

小计 (4)门

 

 

6

180

0

0

180

 

 

 

 

 

 

 

 

 

顶岗实习

 

 

10

160

 

 

160

 

 

24

22

 

 

 

教学计划总计

150

2612

640

406

1606

26

30

 

 

 

 

 

 

(二)教学活动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分

学时分配

学时比例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37

705

27%

专业基础课

50

800

31%

专业核心课

41

750

29%

选修课

12

360

13%

合计

150

2612

 

 

八、 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作为学院历史悠久的专业之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学科专业课程教师均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的需要。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30%,硕士学位占比50%,双师素质教师达到71%。

序号

姓名

职称

学历

是否

双师

1

冯庆堂

副教授

本科

双师

2

王社良

副教授

本科

双师

3

张俊海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双师

4

王启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双师

5

时学伟

副教授

本科

双师

6

王学森

讲师

本科

双师

7

张桂枝

副教授

本科

双师

8

许新

讲师

本科

双师

9

金燕

讲师

本科

10

董娟娟

助教

本科

11

王慧

副教授

本科

双师

12

陈笑飞

讲师

本科

双师

13

郭红雅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双师

14

许赵桦

主任编辑

本科

双师

15

王雨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双师

16

董晓慧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双师

17

褚自刚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双师

18

铁兰可

讲师

本科

19

叶璐

助教

硕士研究生

双师

20

杨娜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双师

21

孙青

助教

硕士研究生

双师

22

丁添霞

助教

硕士研究生

双师

23

刘朋娜

助教

硕士研究生

双师

24

袁洁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双师

25

李海鹏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双师

26

王磊

助教

硕士研究生

双师

27

朱锋

副教授

本科

双师

28

崔明华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双师

29

张俊娜

讲师

本科

30

马小华

讲师

本科

 

(二)教学设施

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校内实训室基本条件:学院办公室,配备有实训工位桌椅,实训工位标志,组织轮岗专项实训,让学生掌握办文、办会、办事等技能。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条件:配备黑板,白板,投影设备,计算机,安装有教学控制软件,常用办公软件等通用软件和人事管理软件,薪酬管理软件,人员测评软件等相关专业软件,配备有实训工位桌椅,实训工位标志,设专门的模拟招聘面试场地等。

(三)教学资源

校企共建,师资融合,开发出与本专业授课紧密贴合的教材及教辅平台,同步课堂教学,每章开头均有明确提出课程目标和实战目标。每章节内容既包括各个知识点的详细讲解,也包括完整项目的实现,该系列丛书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所有案例由简入繁,技术点紧扣当前企业用人需求。

1.对教学的帮助

Ø 教师:课前教师备课方便,更利于教师掌握课堂节奏,课后方便教师对

学生成果的检测。

Ø 学生:有利于学生预习章节内容,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理解章节知

识点,本书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课后复习和固定知识点,其中包括基础练习题保证知识点的掌握,实践练习题提升学生动手练习题,面试练习题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就业能力。

Ø 教学中心:方便教学中心总部对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

2.跟普通教材的区别

Ø 目标明确

同步课堂教学,每章开头均有明确提出课程目标和实战目标。理论目标有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清晰;实战目标紧扣该章教学理论内容,完美诠释了目标教学法,目标突出、重难点掌握、学练结合。

Ø 课前加油站

为了方便初学者在课堂上快速进入状态,本书设置了颇具特色的课前加油站环节。包括上一章的知识回顾和本课的专业单词或者本课需要使用的快捷键。

Ø 实战演练

大量企业实用技术随堂演练。这些案例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且大多数都是初学者的经典之例。初学者可以通过每个案例更快掌握该项技术要领,并积累丰富的经验。

Ø 知识扩展

为了加深初学者对知识的理解和编程经验、技巧的提高,书中特作出系列醒目标记:对强调说明、重要规则或要重点记忆的标记“注意”;对简单快捷的小操作技巧标记“提醒”;对重点专业术语、名词标记“解释”;对思维发散、并对扩展方向进行指引标记“扩展”等。

Ø 疑难解答

本书对每章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一一解答。

(四)教学方法

实施教学过程中采取目标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针对每门课的特点和要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五)学习评价

1.教学资源配置:积极构建共享型资源库,充分利用网络、网站,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积极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网络课堂,将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实训大纲和手册、课程大纲等优秀教学资源共享。

2.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的课程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队伍专兼结合,具备“双师”素质。建议选拔优秀教师参加项目导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培训班,更新教学理念,并组织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学习职业规范、职业技能、现场管理等。

3.学生评价与考核:建立合理的学习绩效考核评测体系,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坚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的原则,突出能力评价优先地位的原则,重点过程评价原则,采取多种方式评价原则,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结合的原则等。

4.“项目带动·岗、证、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与行业企业、政府紧密合作。建议加强与行业内知名专家、一线技术人员、政府信息中心主管领导联系沟通,共同找准专业岗位群,设计适合本校学生实习、实训条件的专业学习情境,保证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九、 毕业要求

(一)本专业必修课总学分为151.5,选修课为12学分。资格证书考试合格,每项学分5分,可积累计入毕业学分中,学分达到151.5分,学分绩点达到当年平均值,方可毕业。

(二)参加相关国家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获得其中之一)。

 

十、 附录

(一)资格证书一览表

资格类别

证书名称

等级

选修类别

相关课程

英语

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

四级

选修

大学英语

计算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一级

必修
二选一

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与网络基础应用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

初级

普通话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二级乙等

选修

普通话

职业技能证书

助理人力资源师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三级 

选修

人力资源专业课

考证辅导课

数字化管理专员

合格

助理企业培训师

员工关系师

三级

ACPE认证

合格

移动应用UI设计、数据库

百度ABC认证

合格

信息实践课程

 

 

(二)职业资格证书

 

 

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证书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

 

 

 

 

 

 

 

 

ACPE中国认证设计师                   CAPM项目管理认证证书

 

数字化管理专员证书                       数字化管理师证书

 

 

 

地址:河南 开封 东京大道中段 

 Copyright © 2022维多利亚vic309官网 经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