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文艺职院,美丽的令人沉醉!那红白相间的楼宇,那郁郁葱葱的绿植,那波光粼粼的东湖,那军歌嘹亮的操场,在湛蓝天宇的映衬下,织成了一幅清新靓丽的图画。这图画里氤氲着馨香的诗的气息,听,教学楼的窗户中正飘来抑扬顿挫的吟诵声;这图画里跃动着雄壮的舞的旋律,看,操场上新生的军训操演汇成了绿色的海洋。
在这橄榄绿色的海洋中,有一抹绿色最为引人注目。他站在绿色方阵的前排,身材中等,但军姿干练挺拔;嗓音低沉,但口令浑厚刚健。作为大二学生的他,竟能肩负起新生军训教官总助理的重任,并且,半个月来,恪尽职守,军训操演,勇获殊荣,着实令人惊羡!
他是谁?有着怎样不平凡的履历和追求,竟能不辞辛劳义务为学弟、学妹当教官?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汉语言文学系2016级语文教育专业学生——李由。
对于有着两年军龄、一年预备役经历的李由来说,为学弟、学妹当军训教官,既是学院团委交给他的光荣任务,也是他内心深处的本然渴求。因为,军营中的那片橄榄绿啊,已成为他心灵中最美的颜色;军人的那种责任感啊,已成为他生命中永远的营养剂!
尽管命运让他无奈地离开了军校、军营,然而,那橄榄绿色的责任与使命,已深深镂刻在他的灵魂之上。短短的军训生涯,可以让他幸福地重温那美丽的橄榄绿,还可以让他庄严地传承那军人的责任与使命。
入伍:为了妈妈的嘱托
出生于西部山区的李由,有着大山般的质朴与忠厚。他那橄榄绿色的梦想的种子,源于妈妈生前的嘱托。在李由很小的时候,妈妈便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去部队当兵。舐犊情深的妈妈认为,身材单薄的儿子唯有经历过部队的锻炼,才能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从而更好地保家卫国,更坚韧地应对生活。
在李由长大之后,作为音乐家的父亲曾坚决反对儿子入伍,主要是担心儿子承受不了部队训练的艰苦,并且父亲观察到李由在沉默寡言的外表下,潜藏着纤细敏锐的艺术气质。他不想让儿子浪费掉那可贵的艺术潜质,他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一样走上艺术之路。但此时的李由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关键是妈妈生前播下的梦想的种子,已在他心中长成了参天大树,他对那橄榄绿色的军装梦寐以求,他对那火热的军营生活一往情深。
为了实现挚爱的妈妈的遗愿,也为了放飞自己心中的梦想,善良温顺的李由生平第一次拒绝了父亲,并以自己坚定而深情地诉说征得了父亲的理解与支持。经过数月的拼搏与考前冲刺,他终于实现了妈妈的嘱托和自己的梦想,成功考入了解放军某陆军指挥学院,穿上了向往的军装。
部队真的是青年成长的最好熔炉,军校生活尤其如此。两年的军校生涯,李由觉得自己在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均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甚至能够看到自己像雨后翠竹一样一节一节地茁壮成长。
在艰苦的军训拉练中,他双脚磨出了血泡,双腿犹如铅重,完全靠着那股别人行他也行的韧性与拼劲儿,瘦弱单薄的他竟也成功到达了终点。在抱着战友摔倒在地的瞬间,他身体上的疲惫和痛苦突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则是精神上莫大的幸福和欣悦!
军校的第一课,就是激发潜能、挑战自我啊!在拉练日记中,他兴奋地记下了自己深切的体悟。
此后,得益于教员们的循循善诱与谆谆教诲,得益于战友们的亲切关爱与无私帮助,李由的身体素质、军事技能、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为了更快地成长进步,每当学院安排下基层连队实习时,李由都会自告奋勇地申请去边防,去最为艰苦的部队。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接受到真正有效的锻炼;只有艰苦的地方,才能锤炼出钢铁战士,才能造就出真的英雄!
在下连队实习期间,他和战友们一同去了一些条件极其艰苦的连队。正是在连队实习期间,他沉痛地目睹了战友的牺牲。那是在一次森林火灾抢险过程中,面对着疯狂肆虐的火舌,他和战友们毫不畏惧,在长官的科学调度指挥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奋力扑救。有的扑打明火,有的抢挖隔离带。
然而风助火势,火情瞬息万变,救火工作困难重重。经过五个昼夜的奋力抢救,灾情终于得到了完全控制,不幸的是,他的两名朝夕相处的战友,却永远倒在了他们奋力救护的山林中……这次战友的牺牲对他震动极大,他完全忘掉了自己身上的伤痛,眼前总浮现着战友牺牲时仍紧握着救火工具的身姿。
在对牺牲战友刻骨铭心的怀念中,他深切体悟到,这橄榄绿色的军装背后所承载的全部重量!
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排除万难,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去争取胜利,绝不是空洞的口号或轻松的歌词,而是军人用汗水、鲜血乃至青春的血肉之躯铸就的铮铮誓言!面对流血和牺牲,李由没有丝毫的胆怯或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从军的信念与报国的理想,他不能让牺牲的战友失望,更不能让早逝的母亲失望。
在接下来的军校生涯中,他更加努力拼搏,并期待着早日学成毕业,真正到一线部队去挥洒青春,实现自我;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退役:当乌云突然袭来
人生的道路,往往少有一马平川的坦途,而多是曲曲折折的幽径。因为神秘的自然和倥偬的世事,有太多个人难以把握的因素。所以,古谚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倘能师法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人生态度,跳出小我的祸福得失,坚守内心的理想信念,便有可能成功跃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潇洒人生境界!
李由恰恰遇到了这样的“不测风云”,这堪称他丧母之后遭遇的最重大打击。那是2015年9月的一天,一切都和往常没有两样。深秋的天空依然是那样湛蓝如洗,甬路旁的松柏依然是那样蓊郁苍劲,秋露洗涤过的银杏叶片依然在枝头微微浮动,鸟儿的鸣叫声依然是那样清脆悦耳,身旁走过的战友的步履依然是那样稳重刚健,迎面走来的教官的脸上依然带着亲切的微笑,鲜艳的八一军旗依然在校园上空高高飘扬……
啊,时间过得真快,军校生活真好,他已经大三了,马上就要成为真正的军官了,理想就在眼前。他那已经健壮起来的肌肉蓄满了力量,走路的脚步弹簧般轻快,甩开的胳膊似乎振翅欲飞。然而,就在他快要走进教室的时候,一团乌云突然蒙住了他的双眼……
当李由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的救护室内,教员和战友紧张地围在他的病床边,父亲稍后也风尘仆仆地赶到,双眼含泪地紧握着他的手。他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鼻子突然一酸,但他忍住没有流泪,他已经长大了,并且他是军人,军人可以流汗,可以流血,但绝不流泪!另外,他确实感觉身体并没有什么不适,便请求父亲让自己出院返校。
然而,大夫却对此提出了反对,虽说李由这种只要过度劳累便会诱发晕厥的症状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对于需要保持高强度训练和高度注意力的军人来说,却是不适宜的。他竟毫无预兆地陷入因病退役的窘境!起初,他非常痛苦,他不想离开部队,不想离开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但又实在不忍心成为战友和部队的累赘,他一下子陷入了矛盾、纠结的痛苦漩涡。
后来,还是电视剧《火蓝刀锋》中的一句台词:“如果不能把最好的自己交给部队,我宁愿退伍。”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是啊,既然他如此热爱那橄榄绿色的军装,就决不能因个人的私心而使那高贵的绿色蒙尘!最终,他还是依依不舍地选择了退伍。
部队和母校在生活上给了他很好的照顾,甚至还给他安置了工作,他再一次深切体验到母爱般的温暖。但他的内心非常空落,好像一只迷失了航向的孤雁,他无法完全忘却那已融入他血液中的橄榄绿,便谢绝了部队安置的工作,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当地预备役部队。他想用这种方式一面继续和他挚爱的部队保持联系,一面在静静的疗养中寻找新的方向。
预备役的任务是阶段性的,他有了较多的空闲时间。在静心独处的日子里,他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军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幕一幕在他眼前清晰浮现。他突然有了写作的冲动,并且,他发现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心里会快乐和幸福很多,于是他开始写小说。因为心中的故事太多,他写得很快,短短几个月时间,便写了190余万字,以《沉默的弹壳》的名字全文发表于磨铁中文网。
由于点击量颇高,他很快收到了3万元的稿费。看来,这高贵的橄榄绿啊,并非他一人所爱。他似乎摸索到了新的航向。李由情绪的微妙变化,父亲全看在眼里。在为儿子小说发表安排的庆功宴上,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既然写作同样能给你带来快乐,你何不试着再上一上大学中文系,一面接收系统的中文教育,一面更好地写你的军旅小说。
父亲的想法与李由不谋而合,经过半年的复习准备与重新高考,2016年的金秋,他便幸运地来到了古都开封,成为维多利亚vic309官网汉语言文学系的一名新生。
文院:让青春重新绽放
坐落于八朝古都的开封文艺职院,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氛围浓郁。借助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学院的职业技能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学子们在各种职业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在各类艺术节庆活动中频繁亮相。
李由一步入这所温馨美丽的校园,便为那清新靓丽的建筑风格和醇厚浓郁的艺术氛围所陶醉!一年来痛苦、纠结、沉闷、压抑的情绪随着东湖岸边飒飒的秋风,顿然烟消云散;吸纳新知、锤炼技能、放飞自我的青春激情自他心底潜滋暗长。他就读的汉语言文学系为学院第二大系,师资力量雄厚,学管队伍精干。以郭建平教授为代表的专业教师队伍,学养深厚,授课精彩,吟诗填词,文采风流;以刘朋娜老师为代表的辅导员队伍,工作敬业,关爱学生,以身作则,积极上进。
一方面耳濡目染,一方面潜心研读,加上他无比熟悉的军训生活的触发,李由的诗情如泉水般喷涌而出。
《再见,我的教官》《再见吧,兄弟》《曾经的梦》等诗歌的相继创作,并在学院团委宣传部部长张瑞芳的帮助下,先后发表于学院院报与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很快便让他拥有了“校园诗人”的雅号。
学院院长周保平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王凯向来重视优秀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对学院团委的团校工作屡作指示、关怀颇多。李由在新生军训和文学写作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学院团委副书记宋鲲鹏的高度关注。学院团委每年都要遴选一批思想上进、特长突出的新生,作为团委社团部的骨干,从而确保社团活动在学生中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并且,还会积极创设校内外志愿者服务岗,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和志愿服务中,陶冶思想情操,锤炼意志品质,提升专业技能,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李由因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思想素质加入了学院团委宣传部双微平台以及学院编辑部记者站,开始负责学院新闻写作、摄影以及官网、官微编辑等工作。学院团委领导的这一决定堪称慧眼识珠,知人善任!仅仅一个学年,李由便以“退伍不褪色”的坚定信念、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学院宣传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先后在学院团委副书记宋鲲鹏的指导下编辑学院官网、团委微信公众号文章百余篇,撰写修改新闻稿件60余篇,拍摄各类新闻图片数百张,为学院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荣誉雪片似的接踵而至,他先后荣获学院“军训先进个人”、学院“优秀志愿者”、学院“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在耀眼的成绩和闪光的荣誉背后,李由付出的心血与汗水超乎了常人想象。李由进入学院团委双微平台时,这一平台尚处于草创期,粉丝增长慢,阅读量也低,他肩头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压力,他没有退缩,军人的底色,激发出他无限的潜能。
白天,需要学习全新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他就利用夜间完成官微编辑任务;为了充分利用早中晚的业余时间,他就用个人笔记本电脑在宿舍编辑稿件;为了及时更新充实官微内容,他在随时关注搜集身边新闻外,还广泛涉猎公开出版的时政类报刊杂志,进行创造性地整合推介;为了美化官微版面,提升关注度和点击率,他在图文编辑设计中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等等。
李由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浏览量越来越高,在师生读者群中的口碑也越来越好,而他又成了同学眼中的“全能校园记者”。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李由显得谦逊而低调。他认为自己只是尽了个人的本分,成绩和荣誉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如果和那些在边境守卫、在救灾中牺牲的战友相比,自己还差的太多。是啊,那橄榄绿色的责任与担当,依然在他青春的血液中流淌。
寒暑两假,他都积极参加当地预备役部队工作。大一寒假,他完成了预备役部队春节安保执勤任务,并参加了一场火灾救援;大一暑假,他先是奉命参与当地抗洪抢险工作,期间英勇负伤;接着,他又带伤参加了九寨沟地震救灾物资的运输任务。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军人,李由以勇敢和坚强挑战人生中的厄运与困境;作为和平年代的大学生,李由以责任和担当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那橄榄绿色的永恒信仰,已经并将继续让他的青春绽放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