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督导研究 > 正文

教学督导中“督”的系统性及“导”的引领性

教育部于2020年2月出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1]。教育部又于 2021年2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年)》[2],启动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这为高校教学督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督导工作需要在传承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1 教学督导中“督”和“导”的协同关系

教学督导制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常规手段和必要制度,对提升教学效果意义重大。教学督导是一个工作体系,其实质是“督”与“导”的有机结合,“督”和“导”是工作中并重的两个方面。从督导的含义理解,“督”是指“督促”“监督”,而“导”则是“引导”“指导”。“督”是教学督导过程前期的基础,有助于发现问题;“导”是督导过程后期的目标,有助于解决问题。加强“督”,有利于推进“导”;注重“导”,有利于深化“督”。正确认识和处理“督”和“导”的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督导工作运行机制,对教学督导的成效至关重要。但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督导出现了“督”和“导”的分离。一方面,只注重在“督”的方面,采用随堂听课、评课,到实验室观察实验组织实施情况等常规性督导的形式,而对“导”则重视不够,甚至出现只“督”不“导”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对“督”的工作不深入、不透彻、不到位,缺乏规律性总结,致使“导”没有明确的方向,发现的问题得不到落实,“导”的引领作用得不到发挥,不利于督导的深化和教学的长远发展。随着教学督导制向专职化、常规化方向发展,教学督导工作上升为一项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中的规律,实现“以督促导,导为关键,督导结合”的目标,发挥教学督导应有的作用。

2 加强教学督导中“督”的系统性

课堂是一个复杂的教学空间,其中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课程的呈现,每个方面都是教学的组成部分。加强教学督导中“督”的系统性,主要应包括如下三方面:

2.1.1 推进课程思政

教育部要求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以,督导体系应将思政教育是否有机融入教学的环节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需要把握如下几点: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融合度。要善于挖掘专业知识和教学方式中的思政资源,二者结合不是生硬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应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达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联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的结合应合理、贴切,故事、举例、事件等应结合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使思政素材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更具有说服力,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第三,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专业教学中的思政素材与思政元素是否影响了学生、感染了学生,真正达到了育人的效果。

2.1.2 反映教学目标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积极开发、汇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调整教学定位,优化教学流程;才能检测、反馈、比照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预期之间的差异,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从整体层面讲,教学目标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具体层面讲,教学目标要完成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应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在课前进行问题设计,课中调动学生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课后以不同形式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有的教师由于对整门课以及每堂课缺乏目标意识,对课程中目标设计、问题导向不清晰,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2.1.3 体现前沿知识及应用

大学课堂的一个使命是展现知识的先进性,应体现出如下几点:首先,区别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关注点。对于理论性的课程,教师要注重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聚集在学科思想的前沿地带,展现理论的发展方向;对于实务性的课程或实验课程,应关注本学科的最新信息,聚集在本学科的先进领域,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其次,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了结合实际过程中对理论的剖析,才能发现不同理论的视角和局限;有了对理论与现实出现偏差的认识,才能找到理论的启发意义以及现实中需要改革的方向。再次,课堂上引用的案例,应是典型的,同时也应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满足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只有时效性和适用性强的案例,才能启发学生思考社会和身边的问题,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课程的含金量。

2.1.4 考量深度和广度

从广度上,督导要考察教师讲授的专业面够不够,信息量如何,背景知识和应用性等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如果教学理论、案例与社会大背景有机地结合,对讨论后的问题、案例进一步进行知识点的延展、归纳,则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从深度上,评价教师对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对学生存在疑难问题的解决等。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应采用多种视角阐释。例如,对比不同理论的应用性差异、不同研究方式的优劣性,明显会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理解新的疑难知识,进一步获得领悟,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2.1.5 评价内容承接

在内容传递方面,教师要有整体课程体系和课程框架的设计,依据“导入—展开—结课”的环节,逻辑清晰地将课堂内容串联起来。为承接上节课的内容,教师应设计好每节课的“开场白”,用新颖的导语引人入胜;为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实质和精髓,在绪论部分要介绍这门课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等;为使学生更容易领会所讲内容,应介绍本章节在全书体系中的位置,前后内容有什么联系;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的连贯性,应进行课程内容的简短总结,以巩固和提高整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布置关于下次课内容的课后思考题,有利于学生预习和了解课程的进展。

2.2 课堂气氛

2.2.1 学生的反应状况

学生的反应状况一定程度代表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教学效果。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构成的,如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引导、纠偏,这个问题在督导实际工作中常常重视不够[3]。作为督导不仅应从自身认识角度做出评价,还要从学生反应角度做出评价。大学课程虽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但课堂上教师不能“目中无人”,忽视学生的掌握程度。有些学生被动学习,考试靠期末临时突击,平时不主动提出问题,持续一段时间,就跟不上整学期的进程。因此在平时授课中,可通过问卷或留言等方式将学生的反馈情况收集上来,集中回答学生产生疑问较多的问题。同时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授课速度,改变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2.2 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的参与程度代表着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通过课堂提问、专题讨论和情景小组练习等形式,可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好的问题设计,应是有意识地使学生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旧知识,进一步认识新知识。太简单的问题没有价值,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太深奥的问题使学生丧失兴趣,失去对参与的激励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引入“小组互评机制”,不仅将问题交由小组进行讨论,而且开展小组互评,对于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解答。学生在小组互评过程中可以培养思维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主体意识,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于线上教学,学生的专注力往往不能长时间保持,所以课程内容设计和节奏的掌控愈发重要。在课程进行中,若能设计些阶段性的问题由学生回答,或穿插讨论、课堂小测试、问卷,既可以检查和巩固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减缓听觉上的疲劳。

2.2.3 教师的投入状态

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需要教师全心地投入,发挥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笔者以为,教师的投入状态可分为显性状态和隐性状态。显性状态反映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堂教学是一项具有个性化的工作,每一位教师都有着独特的课堂优势。课堂上,教师的即兴发挥,对课堂内容生成性的驾驭,可充分展现自身魅力。授课教师的性格不同,决定了讲课风格不同。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沉稳缜密,不管什么风格,教师要投入真诚和情感,讲课状态保持与学生心的连接,才能引起共鸣,提升教学效果。隐性状态反映了教师在课外的准备状况。在教学任务确定后,需要教师课下做足功课,将课前预习、课中讲授和专题讨论、课后的复习和作业布置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环节能够顺畅地进行。而这些都会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影响课堂气氛,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2.3 教学能力

2.3.1 组织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实现以及教学效果如何,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在组织形式和手段方面应该做到:第一,做好时间分配。注意整体的时间安排,避免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状况;要注重主要、次要内容的区别对待,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应占据一堂课的较多时间,而且不宜放在刚一开始和结束的时候,以免学生精力不集中而忽略掉。第二,控制好课堂节奏。课堂节奏应有个“起承转合”的过程。在讲重点、难点内容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非重点的内容时,也要有轻松的时候。第三,注重语言表达方式。一方面,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简练、生动形象且有启发性,也可以采用合理的重复性语言,达到引旧探新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第四,重视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应体现不同环节的实现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针对新知识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等不同课程的特点,依靠课件、短视频、情景练习、设计学生对学生的提问等多种手段,达到“教”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2.3.2 逻辑归纳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效果层面包含着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教师在授课中的逻辑归纳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教学中运用逻辑归纳能力,提炼授课内容的精华,加强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和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本学科的发展规律。教师应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较具开放性的结论。教学督导需要考察教师的这方面能力,主要包括:第一,很多课程教材内容偏多,课时有限,不能全部讲完,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章节进行整合。第二,理出整体知识体系的线索,甚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出两三个线索,有利于学生将教材读“薄”,便于领会全局和掌握局部。第三,知识日新月异,环境变化很快,教师应在对知识有深刻理解基础上,把知识讲“活”,而且哪些信息、案例能够拿到课堂上来,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筛选能力。

2.3.3 混合教学能力

疫情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形式。学校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更加精准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教师的教学特点[4]。有效的混合教学对教师教学准备、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督导需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线下的准备。任课老师进行线上建课,包括教学资料上传、选取慕课视频或课件等资源、学习进度计划设置、建立习题库、与学生互动及答疑情况、随堂测验、小组任务汇报展示,等等。第二,形式是否多样。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具有多元化传授知识的优势,能够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根据需要,单独选择直播或录制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源,调控节奏,突出重点;课件更需要借助图片、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选取的慕课资源应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同时,同一门课教师团队建课,有利于教师授课相互补充,也有利于教师借此机会吸取好的经验。第三,线下资源与网络资源与的有机结合。将传统的教学精华和网络教学平台有效结合,把授课中的新问题或者从学生中收集的问题,公布到教学平台上的“讨论”板块,先由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学生解决不了或解答不好的问题,再由教师解答,做到有的放矢。

3 推进教学督导中“导”的引领性

在对教学督导中“督”进行系统化的基础上,需要明确“导”的引领方向,有利于教学督导工作的深化进行,应加强如下三种意识:

3.1 立德树人意识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第一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突出出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要求“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新时代的高校教育理应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秉承这一意识,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和思想政治元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道德素养融入教学中,将学生正确的价值倾向教育考虑进来,建立全面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师平时应梳理本门课的思想政治元素,掌握好选取的思政资源与思政元素对应哪些价值目标,要解决哪些思想问题。采用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同度。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应增强帮助学生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探究新知识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2 目标与问题导向意识

教师的目标导向意识是指教师对课程教学的标准、目标把握的清晰度以及对教学任务的自觉度,良好的教学效果始于准确地把握需达到的目标。为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督导应引导教师在课前做详尽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第一,目标设定清晰化。掌握目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在知识、能力和认识上的短板,以及整门课程和每章内容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突出教学重难点,规划合理的教学策略、方法,设计不同的多媒体形式。第二,目标管理分层化。目标应有清晰的层次,既有教材统领的总目标,又有不同功能的分目标,如讨论、练习、测验、补充知识、课外阅读和笔记等;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领悟程度不同,也要制定分层目标。第三,目标指引全程化。目标意识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中,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管理环节中,并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同时,教学督导要有问题导向意识。每位教师的教学各有所长,同时存在的待改进的地方也不尽相同,有课堂节奏把握不好等形式的问题,也有知识更新不够等内容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学督导在发现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完成好督导的整个过程,真正发挥督导的作用。

3.3 专业成长意识

教学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教师专业知识的自我总结、自我检验和自我挑战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具有自省性,始终保持专业成长的意识。首先,不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和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既是专业成长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院校,更需要发挥发挥学科的理论优势,密切结合行业实践,为行业的发展服务。其次,注重理论和方法的对比,课堂上善于比较不同知识点的异同、各自的用途,在总结归纳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再次,注重交叉学科发展。科技发展日趋迅猛,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各个学科中都开始出现许多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单靠传统学科已无法解决或突破新的现实问题,这样对各学科的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吸收不同专业的特色,提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产生创新性成果,将新理念、新知识、新经验融入课堂。

总之,在加强教学督导中“督”的系统性基础上,加强“导”的引领性,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应是新的一轮教学审核评估的发展方向。虽然对“督”的系统性和“导”的引领性的研究,不能涵盖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但却有助于我们探寻蕴含于教学中的规律。发挥好“督”的系统性和“导”的协同作用,有利于健全高校教学督导体系,推动教学督导工作的深化进行,建立提升教学水平的长效机制。

上一条:赵俊琳: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条:张建梅:教育评价改革的高职教学督导工作创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