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在湖南顺利闭幕。今年是职业教育战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第一年,也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实施全新方案的第一年,还是这项赛事举办的第十年。经过十年努力探索,该项赛事院校参与区域覆盖面不断扩大,赛项设置实现专业全覆盖,比赛内容更加全面,评价体系职教特色更加鲜明。通过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幅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课堂生态逐步优化,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深化。
一、十年探索,大赛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力抓手
(一)赛事广泛覆盖
1.参赛热情持续高涨2010年全国 421名教师参加比赛,之后规模逐年增加,到2017年3775人的最高值,目前稳定在3000人左右。2019年的791支参赛教学团队,参赛选手2885名,是2010年的8倍。报名比率节节攀升。全国大赛分配各地的参赛名额由起初的八九百,到2016年的1400、2017年的1800,2018年起有所回调。各地报名比率由最初的73.8%、76.7%,到后来的 85%左右,2017—2019 年的参赛率分别为 82.2%、88.1%、95.5%。参赛作品从 2010年的354 个,逐步提高发展到 2017年的 1474 个。2019年由于参赛方式限定于团队参赛,参赛作品总数回落到 791件,中职组有参赛作品424件、高职组有参赛作品367件,基本实现中高职参赛规模的均衡。2015年设置军事职业组,2019年军事组作品有207件。
2.参与覆盖面不断扩大
根据省级比赛情况统计,2018年31个省(区、 市、兵团)举办了省级比赛,作品总数为16306件,参赛人数为35928人,作品最多的省份为江苏1832件,参赛教师3870人。2019年,省赛规模进一步扩大,37个省(区、市、兵团)举办了省级比赛,作品总数为16921件,参赛教师数达到45805人,作品数最多的省份为广东2881件,参赛教师达到7776人。2019年,34个省举办了校赛。1052所高职院校举办了校赛,覆盖面达到74%;4482所中职学校举办了校赛。
3.赛项实现专业全覆盖
赛项设置实现公共基础课程全覆盖、专业类别全覆盖。 2010年,大赛举办语文、数学、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等 5 个比赛组别。2013年起,推出“公共课程和专业类别的三年轮设覆盖、赛项之间互补”机制,连续两轮实现了公共课程、专业类别的全覆盖。2019年,开放报名形式,当年实现专业大类(类)全覆盖。2019年,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共有109件作品,涉及公共基础课全部课程(13门课程,其中德育课分为5门课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共有60件作品,涉及10门课程(思政课分为3门不同课程)。中职专业技能组共有 315件作品,涉及16个专业类。高职专业组共有307件作品,覆盖全部19个专业大类。
(二)组织不断完善
1.赛项设置
国赛赛项安排上,建立赛项动态优化机制,项优胜劣汰,由过去的课程轮回、年度互补,到目前的课程、专业全覆盖,赛项设置逐步科学合理。
2.比赛内容
参赛内容从 2019年起,从最初的 2-4个学时, 1个单元的1个教学任务,到目前的不少于16个学时(公共基础课为12学时),一门课程连续的16个学时,更有利于全面考察教师的真实教学能力。
3.评价体系
教学大赛从 2018 年开始,评价内容由单一注重考察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拓展为全面考察教师教学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
(三)引领成效突显
1.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赛引导参赛教师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体现强烈的责任心和创新精神。从大赛这个窗口,能观察到广大教师普遍具有立德树人、关爱学生的良好师德,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展示出其爱岗敬业、因材施教、以爱育爱、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职业精神。
2.教师教学能力大幅提高
经过教学大赛的促进和带动,职业院校教师学情分析针对性更强,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选择更加合理。积极实践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技能的示范和传授能力明显增强。教师注重教学反思,关注教学目标达成,持续改进教学效果。
3.课程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教学大赛倡导的课改要求,促进职业院校坚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重构课程结构;主动适应产业升级、社会需求,落实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课程标准,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转化为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开发工作手册、工作页和活页讲义,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4.课堂生态逐步优化
大赛选手和获奖作品呈现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启示带动了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新型教学场景,将企业车间转变为教室、课堂,开展现场教学、情境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生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5.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深化
在大赛多年来的不断激发下,实训虚拟仿真软件、网络交互平台、移动端得到普遍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广大教师积极运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快速提升,在教育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化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能。
二、创新方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落细
2018 年,大赛由信息化教学大赛改为教学能力比赛,今年大赛推出并实施了全新方案,新方案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赛作品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教 案、教学实施报告到视频,引导学校将立德树人通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课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公共基础课强调,课程思政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专业课强调,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重视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评审重点关注思政元素进课程、进课堂的路径,推动教师自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的培如,“幼儿游戏设计与组织指导”作品围绕师德素养落实思政要求,游戏设计主题分别与“爱的教育”“劳动教育”“环保教育”和“职业教育”巧妙融合,引导学生在设计和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中,体验爱与分享的快乐,体会获得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感悟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言传身教”的责任与担当,筑牢理想信念。又如,高职专业课程二组作品“低压三相四线用户电能计量智能装置的安装与检查”,通过先进事迹、严谨思维训练、精细习惯养成,将电网企业“你用电我用心”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文化贯穿教学全过程,在完成六个子任务过程中深刻体验以“真心、细心、齐心、耐心、专心、初心”为内容的电力工匠“匠心”,为电力行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一线技能人才。
2.推动国家教学标准落地
今年大赛强调落实国家教学标准,对教学目标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关注参赛作品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联性;关注每次课的教学实施与学生习得成果、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关联性;强调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联系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融通专业课程和职业能力;强调对接职业标准(规范),教学更加关注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及时反映相关领域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时引入生产实际案例;强调对接《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实训教学内容源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或工作流程、过程等。如,《绿色葡萄栽培》作品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高级果树园艺工职业标准,以区域典型优质果树为载体,基于果树生长过程与真实生产任务构建五个教学项目,以 “采收”为时间节点,将项目分“春夏”和“秋冬”两季实施,以“绿色生产”“优质栽培”为技术引领,传授果树生产知识与技能。
3.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今年的比赛重在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大赛强调教学团队参赛,地方代表队791个,军事代表队 207个。比赛首次鼓励跨校联合、校企合作、东西协作组建教学团队参赛:有37个教学团队是跨校联合参赛,39个教学团队是吸收企业兼职教师校企合作参赛,35个教学团队是东西协作参赛。联合参赛教学团队111支,占地方参赛队总数14%。例如,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队,以作品推动课改,带动西部院校教师成长。通过比赛,提升了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模块化教学、协同创新的能力。
4.推进赛事组织模式创新
一是以国赛带省赛,完善国家、省、市、校四级赛制体系,促进地方统筹管理,引导学校自觉参与;二是优化赛项设置,整合三个单项赛项为一个全面、真实反映职业教育教学常态的赛项,提高参赛容量;三是规范参赛资料,引导教师自觉苦练基本功,提升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全面考察综合教学能力
今年比赛方案的设计是全面系统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教学反思能力,但在不同环节各有侧重。比如提交的教案、2~5段视频、1学时教学设计侧重实现师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动。决赛环节的模拟实际教学,则侧重教师讲的教学片段,展示教师教的基本功。
三、坚定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1.坚持不懈立德树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落实课程思政有关要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工匠精神;推进三教改革,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
2.进一步落实贯标,全面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大赛参赛作品水平有很大提高,但也仍然存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欠规范、教案欠完整的情况,反映出部分教师存在教学基本功欠扎实、信息化教学装备使用能力欠佳等问题。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研制本校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学标准。各地应加强师资培训,强化区域教师协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比赛运行机制
一是要改进大赛文件,进一步完善参赛材料对学校教学基本文件的要求,使参赛作品进一步呈现日常教学的真实情景,减少为赛而赛的现象。二是要加强对大赛方案的宣传、解读,正确引导院校和教师。 “职业教育20条”吹响了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号角,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实现类型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经过十年探索,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我们要共同努力,继续办好大赛,继续发挥好大赛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引导价值和推进作用,助力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